四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格局将生变
回顾前三季度国内理财市场,在紧缩的大环境下,一面是不断膨胀的产品发行量和攀高的预期收益率,另一面是监管部门频繁出招严控风险。日前,银监会接连以各种形式来禁止银行利用理财产品“高息揽储”的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四季度国内理财产品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前三季度:超短期产品占比33.5% 根据普益财富提供给《经济参考报》记者的数据统计,2011年前三季度银行发行个人理财产品共计14743款,发行规模估计达13.35万亿元。 从产品投向上看,人民币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共有6092款,占比达41%,外币债券与货币市场类有12.5%,信贷类和票据类总共不足5%,另外有超过5000款产品为组合投资类产品。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普遍在4%以上,1个月以下期限和1个月至3个月期限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3.92%和4.00%,3个月至6个月以及6个月至1年期产品则达到4.35%和4.62%。 值得注意的是,从投资期限上看,3个月以下期限产品占比为64%,而1年期以上产品占比不足3%,可见短期化格局明显,其中1个月以下的超短期产品达33.5%。 监管机构出手剑指资金池模式产品 超短期、高收益产品扛起理财市场大旗的局面已经维持了很长时间。不过,今年三季度以来,监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规章政策可能将扭转这一局面。 首先,在7月初,银监会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将银行理财资产池涉及的6种模式界定为违规,其中包括理财资产池中涉及委托贷款、信托转让、信贷资产转让、监管套利的票据、高息揽储、银银合作等行为。 而就在日前,据媒体报道,银监会指出,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消息称,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30天内清理理财产品资金池,以实现单一理财产品单独核算,并要求实现更多的信息披露。不按期完成的将被罚以暂停发行和销售新的理财产品。 什么是资金池模式理财产品?资金池模式理财产品对接的资产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投资于各类债券、票据、信贷资产和信托产品等多种资产。比如,某银行发行的产品说明书上指出“本理财产品资金由投资管理人主要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回购、高等级信用债券、商业票据,投资比例0%至100%;同业存款、收益权、委托类资产及前期已成立的优质企业信托融资项目,投资比例0%至100%等。”该产品即为资金池模式理财产品。 “银监会之所以大力规范资金池模式产品,原因在于资金池类的各类资产的风险系数不同,若将不同风险程度的产品放在一个池子里,将造成风险测算出现困难。”普益财富分析师方瑞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监管部门出于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台了系列政策,而这些政策造成的结果是资金池类的产品发行将受到制约,而简单产品将更多的出现在市场上。” 投向仍将集中于债券和货币市场 方瑞指出,资金面紧张和银行考核因素造成了目前的产品短期化趋势,但监管层对于银信合作中融资类业务的高压政策使得此类产品极度萎缩,监管层目前对于超短期产品的控制也将导致1个月以下期限产品减少,1个月至6个月产品可能会增加占比。 方瑞还指出,在当前宏观调控背景下,偏紧的货币政策、严控的信贷规模和受限的产业投资(如房地产等)将使得四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依然大部分为债券和货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