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整个交易在文字上的体现,是产生利润的源泉,同时也是产生风险的源泉。合同审查修改意见书是公司法务人员在审查合同时所使用的法律文书,该文书既是法务人员对送审合同的审查意见,也是正式签订合同时的必经程序。那么作为公司内部的法律专业人——法务,怎么才能让出具的合同意见看起来更专业呢?
一、分析具体合同的业务模式
合同的性质是出具合同意见的重要基础。理解相关合同的业务模式,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一个企业法务不懂业务
![](/UpLoad/InfoImg/合同纠纷/8.jpg)
,那么他对合同中潜在法律风险点的评估一定是不充分的。很多优秀的企业法务,都不只是法律专业知识过硬,更重要的是具备法务和业务的双重能力,甚至有一些被抽调到业务部门后都有能力直接担任业务负责人。
所以作为法务人员,在出具合同意见之前,不应脱离业务去纸上谈兵,导致业务部门惧前怕后,寸步难行,而是应在确保报审资料完整性、一致性的基础上,更多的了解业务模式,在不违反法律底线的原则下,评估风险大小以及与业务共同评估合同中风险的可控性,进而出具专业的合同意见。
![](https://www.sohu.com/a/8hCxwV6Bbll9+i0BB34zCitHJR5Bp3kFIZeSsGfae4/LawT9l96Tp9L1FV9GW71l0MGp8OE1vG2oBLTDxyNd+qJ9jYmewcFtttiO4inD+jgva9ijbxPkSwhsGYs8GhP8)
二、利用好自己的“资料库”
合同是严谨的、明确的,每个条款都涉及多个法律条款,暗含多个法律风险点。如果平常不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面对合同可能就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所以要出具一份专业的合同意见书,就需要平常多阅读相关书籍、浏览使用网络工具,并且予以总结,这样在涉及具体业务的合同审查修改时,就能够结合实践举一反三,全面把握合同风险点。
三、注意语言
作为一
![](/UpLoad/InfoImg/合同纠纷/9.jpg)
名法律专业人员,使用语言上一定要注意,不要模棱两可。面对合同中的具体条款,能够修改的就直接修改,不要出现“可能”、“也许”这样的字眼;如果自己不能拿定修改的主意,可以跟法务部的其他法务人员或者业务部门商量修改方案,或者分析出各种方案会出现的风险点,最终交由业务负责人决定。
另外,公司法务人员出具合同意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让业务部门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保护公司的利益。所以这也就决定了其在出具的合同意见中,不能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法律专业术语,或者在后面附加解释,以确保其他非法律专业人士能够清晰明了。
![](https://www.sohu.com/a/8hCxwV6Bbll9+i0BB34zCitHJR5Bp3kFIZeSsGfae4/K7xUwAqi5eJsQfEHd40GXCfZ9P/PxnJfc9r5CXEEBDCV91QSusd7uVER8zW7P6Z8va9ijbxPkSwhsGYs8GhP8)
四、先形式后实质
合同的审查修改可以采用先形式后实质的方式。因为最终都要在合同意见里分别体现,这样就可以使领导在阅读合同意见文书时一目了然,以显示自己的专业水平。
形式审查是指依据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规定,对合同前置审批流程、合同资料、文本表述、逻辑结构等内容的审查,一般不涉及具体的法律实体问题。形式审查也是合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首先,法务人员需要进行前置审批流程的审查。审核合同的形式选择是否合规;合同项目是否具备签约的依据;供应商的选择方式是否符合公司的管理规定;如果合同签约主体非法定代表人时,审查授权委托手续是否完备。其次还要审查报审资料是否种类齐全,形式是否完整。最后就是对合同文本形式的审查了。包括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是否正确;合同当事人在文本中的称谓是否前后一致;合同结构是否完备;签章;金额;日期等。经过形式审查,可以保障合同的审核修改更加清晰,使合同签订达到流程合规、资料手续完备、文本准确规范的基本要求。
实质审查也就是狭义上的合同法律审查。是指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完备性、明确性、严谨性等方面的审查。实质审查是合同审查工作的核心内容,它对合同风险的控制、合同目的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法务人员参与公司法务工作的关键价值所在。实质审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合同主体审查、合同内容审查、合同具体条款审查、合同订立程序的审查。主要依据包括《合同法》、《民法通则》、《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的规定。法务人员在出具合同意见时需要对问题条款逐条分析,揭露相关法律风险,并作出专业的修改意见,以使合同达到合法合规、条款明确有效的基本要求。
小编微信:croc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