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定原则的根据是什么?
众所周知,私法自治乃近代民法三大原则(私法自治、所有权绝对、自己责任)之一。
个人得依其意思决定形成私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这一原则体现在债权法(合同法)中,即为契约自由,当事人得在不违背强行性法律规定、公序良俗的范围内,完全依其意思自由创设权利义务。
除法定的契约类型外,当事人得创设无名契约。
与此相反的是,物权法却实行法定主义,物权的创设排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物权除本法或其他法律有规定外,不得创设。
”(台湾民法典757条)。
为何物权法施行这一独特原则呢?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基于历史原因的考量,即整理旧物权,防止封建物权之复活。
封建时代物权制度与身份制度相结合。
不仅在同一土地上,因为各自身份特权的不同需求,成立重叠所有权。
而且因身份特权,使物权变成对人的支配,此为近代人权思想所不容,因此旧物权制度自须整理,使物权脱离身份支配,成为纯然之财产权,即所谓自由之所有权。
旧物权整理完毕,即以法律固定,并禁止任意创设,以防止封建时代之物权制度死灰复燃。
2、基于物权的绝对性。
债权为请求权,具有相对性。
合同仅在双方之间发生效力,而原则上既不能为第三人设定权利,也不能为之设定义务。
因债权内容与效力同第三人无关,故其任由双方约定,不会损害第三人利益,不必以法律对其种类和内容予以强行限制。
物权作为一种绝对权,就有直接支配性,并且可以对抗一般人。
如果允许当事人以习惯或契约创设,则有损公益。
如果给予一般性的权利以物权法上的保护,对他人利益的损害是远甚于债权的。
因此必须对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加以限制。
3、基于公示的需要。
物权法定和物权公示关系密切,物权法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便于公示。
抽象的物权要在现实中实现其绝对性和排他绝对性,就必须有可被识别的外观形式,动产和占有和不动产登记就承担了这样的使命。
不过受制于他们的物理特性和构造机制,占有和登记没有能力表现形态多样的物权。
占有尽管在法律中是所有动产物权的外观形式,但如果没有当事人设定质权或存在留置权的旁证,它只能表现为动产所有权。
登记能承载更多也更复杂的信息,但只要登记审查和登记记载完全依靠人工操作,即使不考虑其他成本,单就为了减少登记机关的工作成本和交易者的信息收集成本,登记对象也只能是简约明了的物权,而不能任由当事人约定的权利。
正是因为公示的形式和效能非常有限,物权就难以向债权那样自由,其类型和内容的法定也就成了不二法门。
4、基于交易安全及便捷的需要。
物权有对世效力,其得失变更应力求透明。
只有将物权的种类和内容法定化,一般人才能对财产的归属一目了然。
只有通过物权法定主义将物权类型化法定化,财产秩序才能透明,交易才能安全和透明。